<
m2n6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>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第29节
    是真的馋!

    虽然前阵子才吃了炖兔子肉,可是这年头饭菜里的油水严重不足,所有人都是一看到肉菜就两眼放光。

    这会儿这么多的肉罐头摆在眼跟前,要是不吃上一罐,尝尝里面的肉味儿,多数人这一晚上都别想睡个好觉了。

    宋振东作为家里文化水平第二高的,他拿起肉罐头来,看了一遍上面写的‘食用说明’,心中了然,“奶,这个罐头就是熟的,可以直接吃。”

    “哦,那就吃吧。”宋老太心里也好奇这肉罐头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。

    宋振西眼巴巴地问,“奶,你说开几个吃,到底是开几个啊?能一人一个不?”

    宋老太的拳头当场就硬了,“一人一个?你在想屁吃!一共才几个罐头?吃完这顿就不管下顿了?最多开两个,尝尝味儿就够了,剩下的留着过年和过节的时候吃。”

    宋振东拧着眉说,“奶,这个罐头上面写着,生产出来之后,最多放半年,现在已经过去五个月了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心头一哽,催促宋振东说,“那你赶紧看看,所有肉罐头都是已经生产出五个月了么?有没有最近生产出来的?咱把新生产出来的往后挪挪,不能一个月就把这么多的肉罐头都吃完啊!”

    宋振东和宋振西把所有罐头都翻了一遍,兄弟俩齐齐摇头,“奶,都是就剩下一个月的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好悬没撅过去。

    另外一边的宋萍萍又去了基地内的供销社,问,“赵姐,有没有日期比较早一点的水果罐头?我想买点。”

    赵红运不理解,“宋老师,别人都是买日期新鲜的,你怎么就挑日期不新鲜的呢?”

    “我给家里寄点。”宋萍萍解释说。

    赵红运越发不理解了,“这日期不新鲜的罐头,也没便宜到哪儿去啊,你专门卡着寄回家之后一个月就能吃完的,还不如买新鲜的呢!新鲜的罐头经得住放?”

    宋萍萍摇头,“经得住放的东西,我妈肯定都锁在柜子里了,只有放不住的东西,我妈才舍得让全家人敞开肚皮吃。”

    “我闺女麻烦我嫂嫂们帮我养着带着,我爸妈也得我哥哥嫂子们给关怀伺候着,我总得给家里做点什么,赵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

    赵红运这才明白宋萍萍为什么这样买,她都震惊了,“宋老师,你这……瞧着文质彬彬的,怎么心里一肚子坏水儿呢?”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大家晚安,我早晨起来加更,总算忙完这阵子了

    37

    第37章 vip-21

    ◎我们迟早得冻死在天蒙山上◎

    这一年的年景虽然不算太好,可是前面有山神娘娘托梦给送来了兔子,后面又有货郎们走街串巷得售卖粮食,天蒙山脚下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倒也不算特别艰难。

    就是眼下这场雪下得太大。

    学校里都停课了,地头也没什么农活能做了,家家户户都窝在自己家里猫冬。

    老宋家的人丁多,今年捡的柴火和割的草都多,甭管是喂兔子的还是烧炕的,都不缺。

    宋老太也不是心疼柴火的那种人,反正又不需要自家花钱去买,都是天蒙山上捡来的,没必要抠抠省省让全家冻着,敞开了烧就是。

    每间屋子的炕都烧得暖烘烘的,屋里屋外,完全就是两种天地。

    宋老太和三个儿媳在炕上支了一张桌子,上面摆了麻将,正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。

    “碰!来春,你娘家的房子,修好了没?”

    马来春帮宋老太把她碰到的那张牌递过去,愁了一整个秋冬的脸上总算是有了点笑,“修好了,不过还得再干上一个冬天才能住人,现在里面还潮得很。怕在那屋子里生火会让干不透的房子塌了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点点头,“修好了就行,在你叔家借住一个冬天,明年开春就能搬进去了。咱家的野番薯还有不少,过年的时候你们不是要回娘家?都拿点儿回去。”

    她这么一说,马来春、谢招娣、芦花开三人都惊呆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谢招娣,她脸一黑,说,“妈,我不拿,我大嫂和三弟妹想要拿就拿吧,我反正不拿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又按下一张牌,“听牌了啊!你咋不拿?让你给娘家送点东西,你还不乐意了?真是亲家母的好闺女。要是让你妈知道了,肯定得坐炕头骂你半年。”

    马来春知道一点儿原委,她看着谢招娣那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表情,乐了,“妈,我想我知道是因为啥了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啥?”不只是宋老太这么问,芦花开也抬眼看了过来。

    这一冬天,芦花开时常往娘家跑,心里总感觉亏待了婆婆和两位嫂嫂,抽空回到家后就不把自己当人看地干活儿,人都累得黑了一圈、瘦了两圈。

    眼下她娘家那边的事情安定下来,芦花开这才能在家休息几天。

    马来春戏谑地看着谢招娣,同谢招娣说,“二弟妹,我说了哈!”

    谢招娣嘴撅得都能挂油壶了,她翻了个白眼,摸起一张牌,脸上立马多云转晴,“杠!暗杠!大嫂,你想说就说,又不是啥不能说的事儿!做事不厚道的是我娘家人,又不是我,我还怕丢人?丢人的是她们。”

    谢招娣这番话把宋老太和芦花开吊得越发好奇了。

    到底是什么事儿?

    马来春说,“妈,你还记得我和招娣遇到货郎的那次不?我说我惦记着娘家房子塌了,粮食埋了,可能冬天没粮食吃,就想着替我爸妈买点儿粮食送过去,反正又不贵,省得他们四处去看人脸色借粮。”

    “二弟妹那回不也学我了?她也给娘家尽孝去了。结果她娘家把粮食收下了,一分钱都不给,气得我二弟妹大闹一场,怎么拎过去的粮食,最后就是怎么样拎回来的,原封不动,估计二弟妹一粒米都没给娘家留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就僵住了,她咂摸咂摸嘴,神色复杂,“招娣啊,你真是敢想敢做,想得出来,也能做得出来,真是给妈开眼了……”

    想想宋萍萍给她寄回家来的钱和票,还有那各式各样的吃的喝的,宋老太想去给老宋家祖坟上烧柱香去。

    祖宗积德啊,她生出来的闺女真好。

    要是她生出来的闺女是谢招娣这德行,她得在天蒙山上找个歪脖树,把自己挂上去!

    芦花开也想起了这回事儿,她那会儿满脑子都是娘家的事儿,隐约间察觉到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对,自家二嫂像是吃了烂黄豆一样气鼓鼓的,但也没问。

    这会儿听大嫂一说,再想想自家二嫂生闷气发癫的那段时间,芦花开立马就把事情的原委给连贯起来了。

    “二嫂,你那几天气得吃不下饭,就是因为这个?”芦花开也憋着笑问。

    谢招娣黑着脸说,“可不咋滴!我有好事儿就惦记着娘家,那会儿我娘家村里还没出现货郎呢!我怕她们饿着,特地替她们买了粮食,还拎着那么大一个口袋,费了老鼻子力气给送过去,结果她们非但不说念我的好,还想白吃我的粮食?天底下哪有这么美的事儿?我做梦都不敢想这么美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和马来春都是笑着摇头。

    谢招娣就是这样的性子,谁对她好,她就把一颗心都掏给谁,谁要是对她不好,她就把人当成贼一样防着。虽然谢招娣做事情总是一阵一阵的,可对宋振东和宋振南兄弟俩是真的好,哪怕谢招娣偶尔抽个风,马来春也不会同她计较。

    至于宋老太,她更不会管谢招娣身上的这些小瑕疵,只要谢招娣在大问题、大方向上不犯错,宋老太就不会太过管束。

    当婆婆的时候总想着管束儿媳,就不会换位想想,自己捧在掌心里养大的闺女,也得嫁出门去,给别人家做儿媳?

    自己苛待别人家的闺女,就不怕这报应哪天落在了自家闺女身上?

    宋老太摸上一张牌来,指腹一搓,嘭地一下扣在了桌上,“胡了!”

    “啊???”

    谢招娣还没反应过来,就见自家婆婆已经把牌翻到在了桌子上,还是胡的九筒,小天胡。

    “妈,你这手气也太好了些。”

    三个儿媳麻利地掏钱,宋老太乐呵呵地收下,心里盘算着这些钱就不进自己的口袋里了,等家里的小兔崽子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,拿出一部分来奖励给学习好的,再把剩下的拿出来买块肉,小年马上就要到了,包一顿肉饺子吃。

    “花开,你娘家那边呢?现在都安稳下来了?”

    芦花开说,“安稳下来了,我大嫂要同我哥闹离婚,我哥在里面蹲着,没办法答应,但我爸妈放人了。我哥做出那样的丑事来,哪能约束着我嫂子?人活一辈子,都是要脸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孩子呢?你侄子侄女,你嫂子是带走还是留下?”谢招娣已经从输钱的悲愤中走了出来,关切地问。

    芦花开苦笑,“孩子我爸妈养着,回头我还是得多往那边跑跑,现在那几个孩子还小,总得有人帮衬着洗衣服和缝缝补补这些。我爸妈能管了三个孩子的饭就不容易了,再让老两口做其他的,有心无力。”

    “你大嫂可真不是个东西,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,说不要就不要了。咱家养的兔子,真到了杀的时候,我都不舍得呢……”谢招娣小声念叨。

    “招娣……”马来春喊了一声,给谢招娣递了一个眼色过去,然后才说,“其实谢雪芳也是没有办法。她嫁的男人这样,连带着害得娘家大哥大嫂都没了命,她也快算是娘家的仇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谢家老两口一蹶不振,听说出了那事儿之后,连院门都没出过,谢雪芳肯定得回娘家伺候着,她的侄子侄女也得有人帮衬着养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把她孩子带回娘家去,别说那几个小的能不能容得下,就说谢家老两口,从外孙身上肯定能看到芦树生的影子,这不是给老两口心里插刀子吗?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,只是这一本,格外的难念。”

    “话说回来,就算谢雪芳要带孩子走,花开的爸妈会同意么?那是老芦家的孙子孙女,被带回了老谢家,万一出个什么好歹,老芦家是不是就断根了?”

    “三弟妹的娘家大哥还在里面坐着呢,出来之后能不能再生,有没有人愿意帮他生,这都是说不准的事儿。就算是换做我,我也肯定不会让谢雪芳把孩子带回娘家的。”

    听着马来春的分析,谢招娣感觉一个头两个大,“嫂子,你们想的就是多,屁大点事都被你们整这么多弯弯绕绕。”

    “这要换做我是那谢雪芳,老芦家的可是我孩子,我自己生的,我肯定要带走。我娘家爸妈要是容不下我孩子,那我就不回娘家了呗。”

    “我生的孩子我不管,我去管我哥哥嫂子生的孩子,我这不是缺心眼儿么?侄子侄女不一定能养熟,以后保不准还记恨我,把他爸妈的事儿怪到我头上,自己生的儿子闺女更是要记恨,亲生的都不管,这不是两边都不讨好么?多么缺心眼儿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了,真是脑子冒泡了。”

    马来春:“……”

    芦花开:“……”

    宋老太听着几个儿媳的拌嘴,没再发表自个儿的意见。

    马来春说的对,谢招娣说的也对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这样的事情就分不出个是非对错来,不管怎么做,都是对的;不管怎么选,也都是错的。

    “打牌打牌,输了的做十天的饭啊!”

    宋老太一句话就把三个儿媳的心思都唤回到了牌桌上。

    林场村里的人,这个冬天都不算难过,可山神庙里住着的那些知青的日子就难捱多了。

    他们是第一次烧炕取暖,根本不知道一天大概要烧多少的柴火,还按照原先在城里烧煤块和煤球的时候算呢!

    知青们以为一块木头和一块煤球能烧得时间差不多,所以秋天也没多攒柴火,等到天气稍微冷一些之后,他们又比村里人更怕冷,早早就把炕火烧起来了。

    这么一烧,知道柴火有多么不经烧了。

    才过去短短半个月的时间,攒下来的柴火就烧了大半,剩下来的那漫长的冬天可该咋过?

    所有知青都被冻得眼前发黑,因为舍不得再烧柴火了,大家哪怕是在屋子里,也只是稍微烧一点儿,维持着灶膛里的火苗不灭就行。

    至于取暖,全靠一层一层又一层的被子来捂着了。

    李揽月冻得都恍惚了,她似乎已经见到了自家太奶,可是仅存的那点儿理智告诉她,太奶早就入土为安了……

    她声若蚊呐地朝苗庆红看过去,“庆红姐,咱得想想办法,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再这样下去,我们迟早得冻死在天蒙山上。庆红姐?”

    见苗庆红没反应,李揽月弹出一个手来,先是被屋子里的冷气冻得打了一个摆子,但还是咬牙坚持着克服了一下,她探手放到苗庆红鼻子下面感受了一下鼻息,已经没多少热气了……

    “啊!!!!!”

    李揽月的魂儿都要吓飞了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