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2n6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似锦华歌 > 第76章
    12点开始,就有十来个人排队,半个小时后,排队的人就是三十多个。

    铺子一次只能容纳15人。

    由于汤包多汁,上盘途中容易洒出,而最好是蟹黄汤包直接从灶上到桌上,她安排了轮餐吃,即,每次直接安排15人同时进食。

    两个妇人一次性上15份食,一个蟹黄汤包,一碟过水青菜。

    上好菜后,在芳草处交费,排队的人立马就可以坐下开吃。

    一个汤包而已,10分钟左右。

    统一全部撤场,妇人立马统一清洁。

    每一轮也就15分钟左右,一刻钟而已。

    “包子,卖多少?”

    “还是20文。”

    贾掌柜惊呼:“20文一个包子?!”

    要知道在南浔,两个包子3文,一个包子不过1.5文,她这里的包子就要20文?

    贾掌柜直接说道:“柳掌柜不厚道,你这是抢钱吧!”

    顿时,贾掌柜的声音吸引了许多人。

    她倒也不急,慢慢说道:“贾掌柜,你且品一品其名,蟹黄,其中有蟹肉和蟹黄,一个螃蟹才多大,你看看咱们汤包有多大,里面可全是肉,这要剥多少的蟹肉蟹黄?”

    装蟹黄汤包的碟子,比平时用来装米饭的碗碟还要大。

    专门的汤包碗。

    比正常碗要浅,又比碟碗深。

    这是她前几日路过春森路,遇见个坐在角落里的大叔,大叔频频叹气,瞅着面前的两担子碟碗,眼眶子一直绯红。

    原本定碗碟的掌柜,“破产”不干了,大叔送碗碟去,自然收不了剩下了大头款项。

    瞧着碟碗漂亮,她花低价都给买了。

    碟碗可以用来装汤包,以后还可以用来装蛋包饭,反正也是要买碗买筷的。

    汤包有那么大,肉馅就不会少。

    成本其实很高。

    之所以卖蟹黄汤包,也是图个新鲜,巩固先前一定的热度,让大家注意到“小洞天”的食物。

    “如此皮薄馅多,光这一个蟹黄汤包,就要经多少人的手?”

    第59章 有钱都不赚?

    “清洗活蟹,上锅蒸蟹,剥壳掏肉,搅拌肉馅,擀面拉皮,再包汤包……贾掌柜,你算算,我那后厨有多少人?”

    “大家吃的蟹黄汤包,绝对是最新鲜,刚出蒸笼的汤包。”

    “蟹黄汤包可不是3文俩的普通包子,我这收20文一份,那还是便宜的,况且,谁以前吃过蟹黄汤包?”

    “这都是头一份!”

    “天底下独一份!”

    独特性+优越感=持续一整天的火爆。

    从11点到下午5点,根本没有停过,最后她强行喊了停。

    剩下的人一一登记,可以预约明日来的时间。

    “散了吧,明日再来。”

    说这句话的时候,她嗓子已经哑得不行了。

    除了上午那一顿,到现在都没吃东西,只往肚子里灌了些水。

    整个铺子的人都累瘫了。

    “不行,钱是挣不完的,明日销量,只卖240个。”

    “只卖240个?那哪里够卖啊!”芳草第一个反对,她拿过账本给她看:“今日咱们一共卖了380个汤包!如果只卖240个,那不是少了近三层,明日来的客人应该会更多!”

    她瞅着芳草哭笑不得:“大家都累倒了,一个汤包都卖不成,小草妹儿,你真的不饿吗?”

    九月初一,营收7600文,材料加人工(另从洪家村请了3个妇人来帮忙),成本大概在35%,最后利润近5贯钱。

    小洞天的蟹黄汤包,一天时间,红遍了整个淮安。

    吃着的四处吹,没吃着的到处问,想吃的准备去排队。

    也有人不急,过阵子再去,就不行他们真不卖这蟹黄汤包。

    有钱都不赚?

    谁信呐!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。

    铺子门口贴了告示。

    营业时间:午时(11点-13点);酉时(17点-19点)。

    每时间段,限量销售蟹黄汤包120个。

    另外:只能堂食。

    免得黄牛党哄抬物价。

    于是乎,小洞天前排队的人都排到后面那条街去了。

    期间场面一度混乱,她不得不拿了根粗棍子,以维持现场稳定。

    上午排队的人,已经把傍晚时的名额占完了。

    “好了,你是下午第120号,到时候拿着这个来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掌柜,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?”

    “不能说,以免被模仿。”

    纸条上是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单词,还是用一块碳画出来的,本子上是预约人的姓名和顺序号,半天时间,倒是不容易被造假。

    限制了数量。

    还有人气呼呼骂了半天:“真当整个淮安只有你一家卖汤包啊!”

    然后。

    第三天有人开始卖蟹黄汤包。

    没错,就是蟹黄汤包。

    但彼蟹黄汤包,非此蟹黄汤包。

    第四天和第五天的时候,大份蟹黄汤包,改版了,一个大汤包,变成了四个小汤包,再配上姜丝和醋,以及一份鸭血粉丝汤。

    “什,什么?”

    “大包子没了?”

    “鸭血粉丝汤?”

    “那又是个什么玩意儿?”

    粉丝这个东西,据说,北魏就有了记载。

    她选用的是招远绿豆粉丝。

    第五天的时候,甚至于天不亮就有人排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