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2n6小说网 > > 冒牌县令,被迫登基 > 冒牌县令,被迫登基 第89节
    话是这么说,但他比陈云州还重视节日。

    陈云州坐上了马车,前往河水县的途中发现柯九手里抱着个匣子,很宝贝的样子,随口问了一句:“你拿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柯九眼珠子转了转。

    陈云州挑眉:“跟我有关?说实话。”

    柯九只好打开匣子,里面躺着两个精美的月饼。

    “郑先生让小的带上,大后天便是中秋节了,他说中秋节不能不吃月饼,还说小的粗心,怕小的忘了,就提前让人准备了。”

    陈云州目光落在月饼上许久才道:“知道了,盖上吧,中秋节那天,咱们俩一人一个,你陪我过中秋,回头你如实告诉郑先生。”

    “诶。”柯九欢欢喜喜地将盒子盖上。

    可惜这月饼终究还是没能吃上。

    因为半路上,陈云州就遇到了文玉龙派来接他的衙役。

    “小的见过陈大人。现在桥州那边已经有灾民过来了,文大人守在洪河边,走不开,就让小的来接大人。”

    陈云州挑了挑眉:“这么快?这还没到中秋呀。这样,直接转道去洪河,跟文大人汇合。”

    “是,大人。”柯九领了命,指挥队伍抄近道,不去县城了,直接去洪河。

    第二天,他们便赶到了洪河边。

    洪河旁边的树荫下搭了不少帐篷,炊烟袅袅,人声鼎沸。

    马车穿过杂乱的人群,总算在前方最大的帐篷外面找到了文玉龙。

    文玉龙一看到车队,立即撇下衙役迎了上前:“下官文玉龙见过陈大人。”

    陈云州下车:“文大人不必多礼。现在来了多少灾民?”

    文玉龙说:“回大人,目前有一千多名,还陆陆续续有灾民从洪河对面过来,下官派了人在河边候着。”

    陈云州点头:“文大人辛苦了。这么多人聚在洪河边也不是办法,安排人登记造册,然后将人分批送去庆川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犹豫片刻,文玉龙说,“大人,下官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,目前过来的一千多人,基本都是老弱妇孺,青壮年男丁特别少,这不合理。”

    确实不合理。

    逃荒环境恶劣,又吃不饱饭,很多老弱妇孺病残这类身体素质比较差的,往往挺不过来,半路就死了,最终逃荒的人肯定是青壮年男丁最多。

    可这次他们接收的却绝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。

    陈云州道:“你安排个人去灾民中打听打听这是什么情况。”

    不一会儿消息就送回来了。

    文玉龙气得脸色铁青:“大人,这都是那吴炎搞的鬼。据灾民说,现在桥州凡是十五至四十岁的男子,每天都可去官府领半斤粮食,而且必须本人当面去领。”

    有粮食可发,青壮年男丁当然不肯走了。

    而这些没粮可发的老弱妇孺,他又派人宣扬说庆川府会接纳他们,给他们一口饭吃,然后派人引着他们到河水县。

    官府这么说,百姓心底还是存疑的。

    但青壮年男丁每日那半斤粮食,自己果腹都困难,自然是养不活一家老小的。最后很多百姓商议,一家拆开成两队,青壮年男丁留在桥州领粮,其余的人则前往庆川寻求生路。

    等灾害过去,一家子再寻求机会团圆。

    “他这是将没什么用的老弱妇孺甩给我们,让我们给他养。这个吴炎,当初看他还不错,没料到竟是这种人。”文玉龙气得磨牙,问道,“大人,咱们还要接收这些灾民吗?吴炎不义,咱们也可以不仁。”

    两地隔着洪河。

    他们可以直接将河上的桥封了,这样灾民就过不来了,只能返回桥州,将这个烂摊子重新丢回给吴炎。

    “收,为何不收?吴炎送多少来,咱们就收多少。”陈云州不怒反笑,“我本来还担心来太多灾民,治安会出大问题,如今以老弱妇孺居多,倒是不担心这一点了,从这点上来说,吴炎大人倒是对咱们不薄。”

    文玉龙皱眉:“话是这样说,可万一送来的都是老弱妇孺,这如何安排,总不能咱们一直养着他们吧?”

    陈云州轻笑:“当然不用。即便是老弱妇孺,能在如此环境下,走到河水县,也都是身体比较强壮的。”

    “先让他们吃上饭,然后安排大夫给他们做个简单的检查,按照身体素质将人分为几类,青壮年男丁和身体强壮的妇女,可安排去修路挖矿。余下的,身体最差的那一部分,安置到河水县中养身体,其余的派人统计一下他们各自的特长,然后送去庆川,郑先生会安排人接收他们的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,青壮年男丁带着家属的,将他们全家安排在一起。凡是有家庭的不要拆开,留在河水县的,必须是孤寡或是孤儿,若有亲人照顾的,通通不予留下。”

    吴炎想的太简单了。

    人不是动物,只需要有口吃的就行。

    人除了吃喝,还是社会性的动物,有感情的需求。

    而家庭是人类感情最主要的来源,家庭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。

    一个青壮年男丁,有妻有子,有父有母,即便遇不平事,被羞辱,他也会有种种顾虑,不敢铤而走险。可若是无父无母的单身汉,冲动行事的概率将比普通人大很多。

    正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干一票跑了就是。

    而有了家人就意味着有了依靠,有了精神寄托,也有了软肋。

    所以陈云州不打算拆散这些灾民的任何家庭,相反,他还要尽可能地促成这些灾民家庭的团聚,以此维护社会的稳定,避免出现动、乱。

    但也要防止有人利用家中的老人孩子故意留在河水县。

    河水县到底比较小,收留太多灾民,负担太重,若不能得到比较合理的安置,也容易出乱子。

    陈云州担心文玉龙心里还有气,解释道:“吴炎这是昏招。你别看他现在貌似将老弱妇孺都抛弃了,只留下了青壮年,似乎都是劳动力,非常有用,但留下的男人远超女人,别的不提,单是婚嫁就是个大问题,只这一点他就平衡不了,桥州迟早会出乱子。”

    文玉龙既觉痛快又有些担忧:“大人,那这会不会波及到我们庆川?”

    尤其是他们河水县,可是跟桥州紧挨着的。

    陈云州弹了弹登记名册:“你忘了这个是做什么用的了?初步登记之后,后续再让书吏按照县将灾民的信息重新梳理一遍,记录好相关人等的去向,若有人寻来,让他们自去寻找家人团聚,老父老母老婆孩子都在咱们这儿,还怕他们胡来不成?”

    可不就是这个理。

    文玉龙一扫先前的阴霾,脸上都挂上了兴奋的笑容:“还是大人有远见。这些人敢在桥州闹事,可不敢在咱们庆川胡来。”

    手里有他们的家人,就等于掌握了他们的软肋。

    心情大好的文玉龙主动请缨:“大人,今年我们河水县受灾比较轻,应该有些余粮,可分担一部分灾民。”

    他的好意陈云州领了:“可以,你挑一部分强壮的,青壮年男丁的家庭留个三分之一,我看北边南边都有树林,就让他们在这附近开荒,开的地都是他们的,免五年田赋,有了地,他们就可安心在河水县扎根了。”

    “以后若是有桥州的人过来闹事,他们也可做证人,出来劝解对方效果也最好。不过这些人要打散安置,最多几个家庭安置在一个村落,避免他们抱团滋事。”

    文玉龙点头:“大人这点子极好,这样即便桥州发生动荡,对咱们的影响也不大。”

    陈云州觉得文玉龙的担忧有些多余。

    百姓是最老实不过的,只要有一口饭吃,饿不死,他们很多人都会逆来顺受。

    吴炎那半斤粮食吊着,那些青壮年男丁就很难齐心协力反抗官府。人心不齐就是一盘散沙,可能会出小的乱子,但应该不至于发生大规模的动荡。

    不过等这阵子干旱过去,生存的危机解除,那些留在桥州的男丁恐怕会想方设法寻找他们的家人。

    到时候才是他们庆川府表演的时候。

    陈云州要让吴炎见识什么叫做送几搭一,最后毛都捞不着。

    因为去年已经有过一次接收流民的经验,这次又多是老弱妇孺,更为顺从,临时营地中都没出现什么乱子。

    文玉龙按照陈云州的吩咐,留灾民吃一顿饭,稍作休息一晚,第二天便将人打散安置,开垦荒地的去开垦土地,要去庆川的就去庆川,总之不能在河边逗留。

    不过也有些吃饱了饭,惦记着还留在桥州的家人,不愿意离开,就想在洪河边守着。

    但对这种人,陈云州可不惯着。

    他下令,凡是不愿听从官府安排的,从哪儿来回哪儿去,全部送回桥州。

    刚开始大家还没将官府的这道命令太当回事,不少人都存着侥幸的心理,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。

    其中一个老妇人全家被安排去庆川,她不肯走,倒在地上打滚,哭闹着说她儿子还没来,她要在这等她儿子,死也要见她儿子一面。

    而她的丈夫蹲在一旁,闷头不吭声也不劝。

    老妇人自己撒泼还不够,又拉儿媳和孙子孙女一起,又是下跪,又是哭的,弄得不少跟家人分开的灾民都偷偷抹眼泪。

    看到这种情况,文玉龙脸都黑了。

    他记得昨晚陈云州语重心长的话,“文大人,乱世当用重典,对于营地中一切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必须严惩,再重都不为过。”

    文玉龙狠下心,叫来几个衙役:“将他们丢到洪河边,再派人将这一家子全部记下来,画像也贴在桥边,以后不许他们再进河水县一步。”

    几个人高马大的衙役抓住这家人,丢回了桥州。他们再想过桥,迎接他们的是锋利的大刀。

    那老太婆带着孙子在河的另一边哭得那个凄惨,开始控诉文玉龙心肠黑,见死不救,要置他们一家于死地,见没有效果,又开始磕头求饶,再也不敢了之类的。

    文玉龙可没忘记这家人先前的撒泼,自是不予理会。

    有了这家人的前车之鉴,其他灾民都老实了,乖乖听从官府的安排,很快就疏散了开来。

    走了一批,很快又来一批,源源不断。

    洪河边上始终保持着在几千人的数量,有时候甚至上万人,附近的地都被踩平了,树木也被砍倒,建成了临时营地,还是不够住,只能老弱孩子睡帐篷,其他人就在外面凑合一晚上。

    得亏是夏天,晚上气温也很高,不用担心感冒。

    如此过去十天,庆川府已经接收了共计八万余人,其中七万多都是老弱妇孺,只有六千多名是青壮年男丁。这时候每天过来人也逐渐减少了,多的时候几千名,少的时候只有几百人。

    文玉龙松了口气:“估计快完了,等人数降到几十人,咱们就可以撤了,只留两个衙役在这守着为后面来的指路即可。”

    十几天下来,他黑了一圈,人也瘦了很多。

    陈云州比他要好点,但也瘦了一些,毕竟是荒郊野外,哪怕有帐篷晚上也休息不好。

    揉了揉眉心,陈云州说:“现在人少了,在桥上边建一座铁门吧,然后贴一张告示,等人少了,三四天放一次人,时间固定即可,没必要一直安排人守着。”

    他这也是担心桥州的动荡波及到河水县。

    因为造桥比较困难,桥州与河水县相邻的地段,总共只有三座大桥。

    陈云州命人将另外两座暂时封了,张贴了相关的告示,只留了这一座通行,而且还建了大铁门。

    铁门建好之后,每日来河水县的人数已经下降到了几百。

    截至九月初,逃难到庆川的灾民总计有九万余人,比陈云州预料的要少,这都得归功于吴炎。

    他这发半斤粮给青壮年的做法,确实留住了一批青壮年,尤其是家里男丁多的那种,一家子一天能领到两三斤粮,煮点野菜糊糊,混着一家子也能勉强挨过去。

    九月初八,河水县总算是下雨了。